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网站首页 男性健康 女性健康 育儿保健 老年健康 健康自测 查药品 查疾病 健康资讯

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心衰

心衰

加入收藏

别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疾病简介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

查看详细

别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发病部位:

传染性:无传染性

治愈率:20%

多发人群: 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患者

相关症状:心力贮备减少,心源性晕厥,心肺栓塞 ,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视具体情况而不同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临床检查:心音图、心电图、胸部平片、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症状 查看详细

早期症状:急性的心肌损害或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有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

晚期症状:呼吸困难、水肿、乏力,但上述表现并非同时出现。常伴有静脉压增高导致的器官充血性病理改变,可有心房、心室附壁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症状:心肺栓塞 端坐呼吸 心源性晕厥 心力贮备减少 颈静脉怒张 粉红色泡沫痰 口唇青紫


一、症状

1、病史和表现: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人的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则为年轻人的主要病因。

2、诱发因素:常见诱因为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感染、颅脑损害、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3、早期表现: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觉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左心功能障碍。

4、急性肺水肿:发病急,可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咳嗽频繁,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哮鸣音或湿啰音。


二、诊断

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BNP/NT-proBNP等检查,可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作临床评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病因 查看详细

1、机械性阻塞(20%):引起心脏阻力负荷加重,排血受阻,如严重的瓣膜狭窄,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内球瓣样血栓或粘液瘤嵌顿,动脉总干或大分支栓塞等。

2、心脏负荷容量加重:如外伤,急性心肌梗塞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害,腱索断裂,心室乳头肌功能不全,间隔穿孔,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入心腔,以及静脉输血或输入含钠液体过快或过多。

3、心室舒张受限(20%):如急性大量心包积液或积血,快速的异位心律等。

4、心律失常(10%):如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和其他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暂停,显著的心动过缓等,使心脏暂停排血或排血量显著减少。

5、弥漫性心肌损害(10%):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如急性心肌炎,广泛性心肌梗塞等。

并发症 查看详细

常见并发症:房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升高,肺毛细血管渗出血浆成份,使肺组织间隙、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液体成份而形成的一种危象。临床上多见于急起的弥漫性心肌损害,如广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机械性阻塞,如严重瓣膜狭窄、心房粘液瘤;急起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如瓣膜穿孔损伤,腱索断裂,室间隔穿孔,主动脉窦破裂,静脉输血、输液过多、过快;急性心室舒张受限,如急性大量心包积血积液;严重心律失常等。

2、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60 岁以上的人有1 %的发生率。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率较无房颤者高1. 5~1. 9 倍。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年龄和所患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有关,而心功能不全是最易并发心房颤动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功能不全伴发心房颤动发生栓塞性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3、心原性休克: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shock)。心排血量减少突然且显著时,机体来不及通过增加循环血量进行代偿,但通过神经反射可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显著收缩,以维持血压并保证心和脑的血供。临床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现外,多伴有心功能不全,体循环静脉瘀血,如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等表现。

4、心脏骤停:为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

预防

相关文章更多>

检查

相关文章更多>

就诊

相关文章更多>

治疗

相关文章更多>

护理

相关文章更多>

饮食

相关文章更多>

相关用药信息 查看更多>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用药谨遵医嘱

暂无相关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