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肺转移瘤
原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道或淋巴道转移到肺的相当多见。据统计在死于恶性肿瘤的病例中约20~30%有肺转移。恶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时间早晚不一,大多数病例在原发癌肿出现后3年内发生转移,亦有长达10年以上者,但也有少数病例肺转移灶比原发肿瘤更早被…
查看详细早期症状:肺转移瘤早期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干咳、血痰和呼吸困难。并发癌性淋巴管炎、大量胸腔积液、肺不张或上腔静脉压迫时,呼吸困难明显。
晚期症状: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晕厥,甚至神志不清。少数患者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
相关症状:呼吸困难 咳嗽 胸痛
症状轻重与原发肿瘤的组织类型、转移途径、受累范围有密切关系。多数病例有原发癌的症状。早期肺转移多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肺部病变广泛,则可出现干咳、痰血和呼吸困难。如并发癌性淋巴管炎、大量胸腔积液、肺不张或上腔静脉受压时,则呼吸困难更为明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和杵状指比原发性肺癌少见。转移性肺肿瘤的X线表现,最常见的是在中下肺野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样病灶,直径1~2cm,边缘较光滑。随着病灶增大和增多,可相互融合成巨块。绒毛膜癌常呈棉花团的球形灶。来自消化道的转移性肺癌可呈弥漫性粟粒样或网状阴影。转移性鳞癌,偶可形成不典型的癌性空洞。少数生长较慢的转移性乳腺癌,可形成弥漫性肺纤维化。女性转移性癌所致胸腔积液,多来自晚期乳腺癌。
1、一般无明显症状,大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
2、少数病人有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
肺转移瘤早期呼吸道症状较轻或无。常在胸部常规X线检查时,或在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后6个月到3年间复发时被发现。就是说症状随转移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转移发生在肺间质,为孤立性结节时,常无临床症状;如果转移灶位于支气管内膜,患者可出现呼吸道症状。临床出现胸痛常见于同时有肋骨转移者;少数病例的支气管粘膜受侵犯可出现小量咯血,但绒膜癌肺转移可发生大咯血。当转移瘤侵犯胸膜、主支气管或邻近结构时,可出现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同的症状,如咳嗽、痰中带血丝、胸痛、胸闷、气急等。症状出现较早时,提示转移灶累及支气管。如果同时伴有纵隔转移,患者可表现为音哑、上腔静脉综合征、膈麻痹及食道或气管压迫症状,偶有肿瘤引起急性肺栓塞,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
肿瘤因素(80%):肺转移瘤是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其途径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或邻近器官直接侵犯,以绒毛膜癌,乳腺癌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还有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胎癌等。肺转移瘤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可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生长,形成肺转移瘤,淋巴道转移多由血行转移至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继而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癌瘤在淋巴管内增殖,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灶,常发生于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小叶间隔及胸膜下间质,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肺部转移性肿瘤较小时,很少出现症状,特别是血行性转移,咳嗽和痰中带血并不多见,大量的肺转移可出现气促,尤其是淋巴性转移,通常起病潜隐而进展较快,在数周内迅速加重,胸膜转移时,有胸闷或胸痛,肺部转移性肿瘤变化快,短期内可见肿瘤增大,增多,有的在原发肿瘤切除后或放疗,化疗后,有时可缩小或消失。
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
1、胸腔积液:凡由肿瘤所致者通常称为恶性胸水。临床所见,恶性胸水多为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者胸膜转移所引起,亦有少数患者的胸水是作为肿瘤的首发症状出现的。一般认为,胸水的发生一般提示疾病已经进入晚期。当液体量较少(初期或吸收期)时可出现明显胸痛,尤其从事是深呼吸时明显,积液量少者可无症状,中等量或大量积液时出现呼吸困难,积液形成速度较慢者呼吸困难不显著,短期内形成多量胸水者呼吸困难严重。原来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发生胸水时症状明显,X射线检查可见肋膈角变钝。超声波检查不仅可以协助中心临床确定有无胸水、病变部位及胸水数量,并可以鉴别胸水和胸膜肥厚,根据胸水外观以及胸水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漏出性还是渗出性,还可以根据血清和胸水中蛋白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判断是否为渗出性胸水。
2、脓胸:由于肿瘤的影响,患者免疫力降低而更容易受感染。若胸膜腔受致病菌感染则形成脓性,患者常有胸痛、发热、呼吸急促、脉快、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3、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