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  返回首页
产后疾病
  • 首页 > 
  • 育儿频道 > 
  • 产后 > 
  • 产后疾病 > 
  • 我们对产后抑郁存在哪些误解呢?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16:07:53 来源:振东健康网

    宽心,孩子拉拉扯扯就长大了呢。产后抑郁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据统计,中国约50%的产后妈妈可能出现忧郁情绪,其中约10-15%甚至会患上产后抑郁症,这一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的抑郁症患病比,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人们对“产后抑郁”存在哪些误解?

    产后抑郁误解

    产后抑郁误解1:老一辈人没有产后抑郁,年轻人就是矫情。

    很多“奶奶辈”、“妈妈辈”的人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化分娩”给予女性更加安全和健康的保证,产后抑郁是独属于年轻人的矫情,过去的老一辈丝毫不受影响。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一方面,过去的很多女性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温饱、事业和家庭上,对自身的身体关照不够。另一方面,囿于当时医疗水平和科普知识的不足,人们对产后抑郁的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高,甚至有人以此为“耻”,没有将“产后抑郁”的状态正确表达出来,家人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产妇发生的一些情绪变化也不了解,因此这种现象没有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其实产后抑郁是一种正常的分娩反应,与产妇的年龄、学历、收入没有直接关系。


    产后抑郁误解2:产后抑郁不能吃药,多睡觉就行。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来说,日常生活中更需要减少药物的使用,防止宝宝通过奶水摄入过多药物影响身体发育。因此,很多妈妈们在生病后不敢吃药,认为多睡觉可以恢复精神状态。这是不恰当的做法。

    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的身体健康是宝宝健康的前提,讳疾忌医会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发生恶化。轻度的产后抑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严重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另外,产妇24小时照顾宝宝的生活,容易产生过度劳累、睡眠质量变差、心情烦躁等问题,保证充足的睡眠固然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是睡觉不能包治百病。针对不同的疾病,尤其是心理问题,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和治疗,避免误判损害身心健康。

    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误解3:从产妇的精神状态可以判断是否患有抑郁。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所以很多人误以为通过产妇的外表状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产后抑郁。这种方法未必科学。

    首先,相较于可以直接感受和观察的身体疾病而言,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看不见、摸不着,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其次,产后抑郁是一种持续性的疾病,出于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对周围环境的不安全感,妈妈们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通过自我调节、化妆等方式调整精神状态。因此,通过简单的观察难以进行确诊。


    产后抑郁误解4:产后抑郁能自行治愈。

    产妇的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产后抑郁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患有产后抑郁情绪的妈妈,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减少刺激源,大多数产妇可以在2~3周缓解。但仍有少数妈妈在没有及时调整的情况下会产生恶化,形成抑郁症,这种情况大约持续3~6个月,严重的患者将持续1~2年,长期抑郁容易引发周期性精神病。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尤为重要。

    当你确定已经有了产后抑郁这个心理问题,首先不要觉得羞耻或者没必要,产后抑郁必须要重视起来。目前产后抑郁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整合几种不同的方法在一起:心理治疗、团体支持、药物治疗和自我调节。尤其当产后抑郁是中度或者重度,妈妈以及家人一定要主动去接受专业的帮助。


    本文内容由振东健康网整理发布

    加入收藏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