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阿根廷出血热
阿根廷出血热是分别由鸠宁(Junin)和马秋博(Machupo)病毒引起的,啮齿动物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肌痛、出血、休克、神经异常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马秋博病毒在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上与鸠宁病毒相似。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是…
查看详细典型症状:第1病周,逐渐出现不适,体温渐升,第3天可达39℃,剧烈头痛、腰痛、肌肉关节痛、厌食、恶心、呕吐、上腹痛,部分患者眼眶疼痛,亦可有便秘或腹泻。体检见面、颈及上胸部潮红,上胸、上臂及腋窝皮肤可见瘀点、瘀斑,淋巴结中度肿大。结膜充血、眶周水肿、口咽黏膜充血、细小瘀点、软腭有大小不一的水疱,牙龈充血或出血。1/5病例于第4~6天出现特殊的神经症状,表现为定向障碍、手和舌意向性震颤、中度共济失调、皮肤感觉过敏、腱反射和肌张力减退。女性患者常有轻度至中度的子宫出血,并可作为阿根廷出血热的首发症状。少数患者急性起病,似急腹症而致手术。
相关症状:发烧、头痛、关节
一、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6~14天。
二、临床诊断
(1)高度怀疑人群曾与鼠类接触过;在流行区或进入流行区人员。(2)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3)眶周水肿、咽黏膜充血、瘀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瘀斑及小水泡出现(4)蛋白尿、管型出现,而血沉正常(5)出现腰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发热、瘀斑及子宫出血、剧烈头痛、上腹痛、皮肤瘀点等满足以上五点者,可断诊。
三、主要症状
(1)本病表现出发病较急,并且在发病的前七天,慢慢地出现不服务,同时伴随着体温升高,甚至在第3天高达39℃。(2)口咽黏膜充血、结膜充血、细小瘀点、眶周水肿、软腭有大小不一的水泡,牙龈充血或出血。(3)腰痛、厌食、恶心、、上腹痛呕吐、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4)大概有1/5病例于第4~6病日出现特殊的神经症状:具体为皮肤感觉过敏、中度共济失调、定向障碍、手和舌意向性震颤、腱反射和肌张力减退。(5)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有便秘或腹泻,同时伴(6)当然,还有少数病人急性起病,似急腹症而致手术。(7)值得注意的是,病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少数在48~72h死亡。
主要病因:沙粒病毒属
1、鸠宁(Junin)和马秋博(Machupo)病毒的主要特点:
(1)从本质上讲,此两种病毒都是属于沙粒病毒属。(2)在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上:马秋博病毒与鸠宁病毒相似。(3)其结构及外形特征:鸠宁病毒:呈球型,扁球型或多样型,直径60~280nm,平均110~130nm。
2、致病性:鸠宁病毒对新生小白鼠和地鼠有致病性。
3、病毒的作用机理: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里面复制并且能够产生病毒血症,从而引起人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起出血、水肿、休克等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