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腹壁血栓性静脉炎腹壁血栓性静脉炎是腹壁浅表静脉因血栓形成而致的静脉内膜炎症。1939年Mondor首先报道此病,故又称Mondor病。Mondor曾对病理作了较细的观察和研究,证实本病为闭塞性静脉内膜炎。
查看详细别名:腹壁血栓静脉炎
发病部位:腹
传染性:无传染性
治愈率:55%-65%
多发人群:成年人群
是否医保:否
挂号科室:血管外科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4-6个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临床检查:静脉听诊、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血浆肝素
早期症状:胸腹壁多有一处浅在小索条,以后逐渐延长
晚期症状:疼痛
相关症状:腹壁静脉怒张 胸腹壁浅在条索伴疼痛或牵扯痛 烧伤创面焦痂提前潮解、脱落或出现虫咬样变化
一、症状
1.浅在条索:发病初期胸腹壁多有一处浅在小索条,以后逐渐延长。上腹壁可延至胸壁达腋窝;下腹壁走向腹股沟处。
2.疼痛:在发现条索的同时,患者常伴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牵扯痛,成为患者就诊的原因。病程长者亦可无自觉症状。
3.体检:胸腹壁可见皮下浅在条索,质坚硬,局部无红肿,用手指将条索一端拉紧时,在皮肤上可出现一凹陷性皮肤浅沟,如将两端拉紧,在皮肤上可出现条索状隆起,局部有程度不等之压痛。
多数病人因发现胸腹壁浅在条索伴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牵扯痛而就诊。病程短者多有自发痛。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诊断不难。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发病前常有外伤史,有认为与乳房手术、脓肿切开和局部压迫等有关;或系结核病、感冒和肝炎等感染性变态反应所致。
二、发病机制
文献报道早期病例的病理标本中,可见血管壁的变性反应性改变,索条中心管腔中有淋巴样物质,没有红细胞成分,并缺乏肌纤维与弹力纤维,故认为是淋巴管轻度炎症所致。国内张氏等通过病理观察,发现在急性病例的管腔中有变性红细胞及新鲜血栓,故认为本病是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血管内膜病变。病程由15天~15个月不等。
常见并发症:脉管炎
1、扩展性静脉血栓形成:如小腿静脉血栓形成有向上发展至股、髂以至下腔静脉的可能;
2、血栓栓塞:如肺栓塞,可发生在血栓形成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
3、静脉炎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当静脉瓣严重损害时,侧支循环又未充分建立,即容易发生严重情况,首先是小腿下部水肿,逐渐发生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最后发生淤积性皮炎,淤积性皮下硬化症和淤滞性溃疡。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