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灰指甲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霉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仅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甲病称为甲癣(tinea unguium)。趾甲癣大多由足癣直接传播,指甲癣则可能由手癣传播或因搔抓身体其他部位的…
查看详细别名:甲真菌病
发病部位:上肢,下肢
传染性:有传染性
治愈率:60%-80%
多发人群:糖尿病、免疫低下、营养不良者多发
相关症状:指(趾)甲增厚,指甲易碎,指甲有红色或黑色斑点,指甲类似云母,黄指甲
是否医保:否
挂号科室:中医科,皮肤科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临床检查:真菌培养、皮肤真菌镜检
典型症状:指(趾)甲增厚,黄指甲,指甲有红色或黑色斑点,指甲类似云母,指甲易碎,指甲、耳软骨出现褐色色素沉着,指(趾)甲颜色改变,指甲异常,指甲有黄色细点
一、症状
甲下型甲癣:常以甲板两侧或末端开始,起初先有轻度甲沟炎,后来逐渐变成慢性或日趋消退。甲沟炎可引起甲面有凹点或沟纹,开始为小而清楚的黄或带白 色的斑点,持续不变或逐渐累及甲根。甲板被感染后,就可形成裂纹、变脆或增厚,变成棕色或黑色。甲下可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在正常情况下甲床不参与甲板的 角蛋白形成,仅在甲板下形成角蛋白。当甲床被真菌侵犯后,可刺激甲床形成软而脆的角蛋白,这样甲变松,角蛋白沉积致甲板明显增厚。而念珠菌性甲真甲病则无 碎屑沉积,甲板也不增厚。由于甲床碎屑和角朊等营养物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真菌快速生长,使得真菌从下面直接侵犯到硬甲板,并刺激甲床形成更多 的角朊,使得甲板变得更加厚。同时也可有其他真菌或细菌侵犯碎屑部位。甲母质常不受侵犯,但可有部分发生轻度外形改变及其色泽变化。红色毛癣菌感染时则甲 板远端脆裂、分离而留下一薄的沟,其边缘粗糙,波及全甲时可破坏全指甲。
真菌性白甲亦称浅表性白色甲癣,初起为甲板表面发生一小的混浊区,开始常呈点状,外形不规则,点的数目不定, 起于甲面的中央近新月区、甲的游离缘或两则皱襞。可限局一处或波及全甲。甲面较软,有时无任何症状,感染可持续多年。由石膏样毛癣菌引起的甲癣较浅表,无 甲沟炎,在甲床皱襞皮肤处可见脱屑,多数只波及甲的一部分,有时则也可侵犯全甲板。
由念珠菌引起的甲癣多合并有甲沟炎,初起于两侧皱襞,可有少量积脓,其上的皮肤变红、肿胀、有压痛。甲附近的 皮肤呈暗色,高起,并与其下的甲床分离,最后整个甲板受累。指甲较趾甲更易受到感染。多见于家庭主妇、炊事员及经常接触水的人。甲板不象毛癣菌感染那样变 软,发黄霉菌等有时也可引起甲真菌病,在甲板下可有大量碎屑。
甲下型甲癣取病甲PAS染色很容易找到真菌,在甲板层中可见菌丝及关节孢子,一般局限于甲板的最下部。甲质松解并非皮癣菌感染的一个特征,只是甲板被其间生长的真菌机械地分开,真菌在甲板内的分布及数量各不相同。甲板组织可有少许炎症或全无炎症表现。
真菌性白甲症真菌丝常只局限于甲板的最上部位,很少波及较深层,在甲板上部可见大量菌丝,比在甲下型甲癣中所见到菌丝更大更宽。切片中常有成团肿胀的菌丝和不规则的关节孢子。
短帚毒菌的甲真菌病,其分子孢子常可在甲内找到。念珠菌性甲真菌病常可伴有慢性甲沟炎,引起甲的结构发生破坏,并伴有慢性炎症反应。酵母菌所致的甲真菌病甲及其疏松组织中可找到真菌。其他真菌所致的甲病在甲沟及甲床内有碎屑,切片中可见其中有菌丝。
二、分类
1、近端甲下型灰指甲:较少见,多数继发于甲沟炎。先是甲板靠近甲皱裂处(即甲板的近心端)发白,尔后渐渐扩大成斑,最终局部甲板缺失,扩至全甲。此型仅红色毛癣菌和玫瑰色毛癣菌所致。
2、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初表现为甲的远端(侧缘)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随后变成无光泽的灰斑,并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不久甲板变质,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床增厚。最后甲板变萎缩,偶有出血。此型常由红色、石膏样或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3、白色表浅型灰指甲:常见于指趾甲。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毫米直径大小的斑片,病甲呈脆性而刮落。此型仅由石膏样毛癣菌或霉样菌、镰刀菌及曲菌所致。
4、全甲营养不良型灰指甲:这并不多见,常为以上各型最终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全甲失去光泽、变质、增厚或碎裂、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或真性念珠菌甲癣)灰指甲: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
6、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甲沟炎存在,甲周皱襞肿胀而没有甲下角化过度,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此型亦多由念珠菌引起。
7、真菌性甲型灰指甲:表现为脚气浓重(俗称“香港脚”)趾沟腐烂、水疹。
三、体征
1.甲癣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2.甲癣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白甲,常先从甲根开始,甲板表面出现小白点,逐渐扩 大,致甲板变软下陷。3.另一种损害先从甲游离缘和侧壁开始,使甲板出现小凹陷或甲横沟,逐渐发展至甲板变脆,易碎,增厚,呈内褐色。甲下碎屑堆积常易使甲变空,翘起与甲床分离,甲板表面凹凸不平,粗糙无光泽。4.甲真菌病的甲板常表现为不平,呈黑色,甲板常有轻度萎缩,而不增厚,常伴甲沟炎。
主要病因:皮癣菌感染
一、发病原因
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产生侵袭性酶并入侵和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原发性甲感染。继发性甲感染发生于其他因素损害甲后,多由无分解角蛋白能力的酵母菌和真菌引起。酵母菌中,以念珠菌属为主约占20%左右,其他真菌主要有青霉属和曲霉属,还有白地霉、帚霉属及毛霉属、柱顶孢霉等。有人提出,该病是一种角蛋白变异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人群有此遗传素质。
二、发病机制
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产生侵袭性酶并入侵和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原发性甲感染。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甲床角质层的碎屑,使得甲板与甲床分离脱落,或被患者剪掉,使整个甲板缺失,遗留下角化过度的甲床。一些真菌可产生不同色素如短帚霉产棕色、球拟壳蠕孢产黑色等。有人提出,该病是一种角蛋白变异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人群有此遗传素质。
常见并发症:甲沟炎
甲癣的患甲暴露于外,一旦受到各种外伤,细菌易于长驱直人,从而引发甲沟炎、甲床炎、手指脓皮病等并发症。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