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是脑囊肿中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眼肌圆锥外,多附于眶内上或中上壁,可为哑铃状,颅内、眶内各有一部分。
查看详细典型症状:因肿瘤部位、大小不同,临床表现也存在不同。本病生长缓慢、病程极长,从症状开始到确定诊断常需数年至数十年。症状常很轻微,如刺激神经可引起明显的神经痛。
相关症状:皮下囊肿、脑脊液鼻漏。
一、症状
1、好发于眼脸、眉外侧、鼻根、枕部等处。囊肿呈圆形,柔软无痛,与皮肤无粘连,但与深部的筋膜或骨粘连,不易推动。
2.内容物呈粥样,浓稠,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或毛发等。
二、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可诊断鉴别本病。
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病因不明。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3~5周)在神经沟封闭时将部分皮肤组织带入的结果。皮样囊肿一般呈球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囊壁较厚,边界清楚,偶与脑组织有牢固的粘连。少数有钙化,囊内含有油脂样物质,呈淡黄色或灰黄色,黏稠半固体状态,其中可有毛发,牙齿罕见。囊壁外层为少量的纤维组织,不仅有表皮而且有真皮及其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肤附件,瘤壁中偶可见到软骨和骨组织。
常见并发症:脑膜炎、脑脊液漏。
1.在切除眼角部位的皮样囊肿时应注意有时囊肿与硬脑膜相连。如误伤硬膜而未及时处理,则可形成脑脊液漏。
2.除上皮样囊肿时需小心以免内容物溢出,因为这些物质的刺激性很强,可导致严重的化学性脑膜炎(Mollaret’s脑膜炎)。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