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网站首页 男性健康 女性健康 育儿保健 老年健康 健康自测 查药品 查疾病 健康资讯

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胃溃疡性穿孔

胃溃疡性穿孔

加入收藏

别名:胃穿孔
疾病简介

急性穿孔是胃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溃疡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有报道,胃溃疡穿孔的病死率为27%,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超过80岁病死率可迅速上升。病死率与穿孔后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据报道穿孔6h后才行手术者,…

查看详细

别名:胃穿孔

发病部位:

传染性:无传染性

治愈率:85%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症状:上腹部疼痛,板状腹,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面色苍白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40000元)

临床检查:腹部平片、血红蛋白、腹腔灌洗试验、WBC、血清淀粉酶

症状 查看详细

早期症状:在发生穿孔的初期,往往出现戏剧性的变化。突然猛烈的刺激,引起神经循环系统的立即反射,可产生神经性或原发性休克。

晚期症状:腹痛减轻,病人主观感觉良好,自认为危机已过,如此时来到急诊常常容易误诊。病人觉四肢温暖,面色恢复常态,脉搏有力,血压回升

相关症状:板状腹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移动性浊音 面色苍白


一、症状

急性溃疡穿孔病例70%有溃疡病史,15%可完全无溃疡病史,有15%病例在穿孔前数周可有短暂的上腹部不舒服。有溃疡病史者在穿孔前常有一般症状加重的病程,但少数病例可在正规内科治疗的进程中,甚至是平静休息或睡眠中发生。

DU穿孔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上腹剧痛,呈刀割样,可放射至肩部,很快扩散至全腹。有时消化液可沿右结肠旁沟向下流至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痛。病人常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肢体发冷、脉细等休克症状,伴恶心、呕吐。病人往往非常清楚地记得这次剧痛突发的确切时间。2~6h后,腹腔内大量渗液将消化液稀释,腹痛可稍减轻。再往后,由于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期而症状逐渐加重。

体征:病人呈重病容,强迫体位,呼吸表浅。全腹压痛,反跳痛,但以上腹部最明显,呈“板状腹”。胃穿孔后,胃内空气可进入腹腔,站立或半卧位时,气体位于膈下,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即所谓“气腹征”。若腹腔内积液超过500ml以上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一开始即可消失,所谓“寂静腹”。通常的高热。


二、诊断

根据病史、体检以及腹穿、X线腹部立位平片等,一般均可明确诊断。

病因 查看详细

一、发病原因

导致DU病人穿孔的因素很多,主要危险因素有:

1.紧张与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或劳累,会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使溃疡加重而穿孔。

2.饮食过量,过量饮食使胃内压力增加,促使胃溃疡穿孔。

3.非类固醇抗炎药的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和GU、DU的穿孔密切相关。对应用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显示非类固醇抗炎药是DU穿孔的主要促进因素。

4.免疫抑制剂应用,尤其在器官移植患者中应用激素治疗,会促进DU穿孔的发生。

5.其他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伤、大面积烧伤和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等。


二、发病机制

胃溃疡穿孔多发生于慢性溃疡的病理基础之上。在情绪紧张、疲劳、饮食或药物等因素作用下,胃溃疡活动期病变可逐渐加深,侵蚀胃壁,由黏膜至肌层,再至浆膜终至穿孔。穿孔多位于前壁,胃溃疡穿孔大都位于小弯前部或前上部。穿孔多为单发,偶可为多发穿孔。70%的穿孔直径小于0.5cm,1.0cm以上的穿孔占5%~10%。

溃疡穿孔后,胃内容物溢入腹腔,高度酸性或碱性的内容物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约6h后,可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多为大肠埃希杆菌。后壁溃疡在侵蚀至浆膜层前,与邻近器官多已愈着,形成慢性穿透性溃疡,因而很少出现急性穿孔。

并发症 查看详细

常见并发症:脓毒性休克

一、脓毒症,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虽然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发生后,其发生发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和规律,故从本质上讲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

二、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一危重综合征即为感染性休克。

预防

相关文章更多>

检查

相关文章更多>

就诊

相关文章更多>

治疗

相关文章更多>

护理

相关文章更多>

饮食

相关文章更多>

相关用药信息 查看更多>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用药谨遵医嘱

暂无相关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