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查疾病 >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pseudomenbraneouscolitis)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此病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故为医源性并发症。现已证实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difficile)的毒素引起。病情严…
查看详细典型症状: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常伴有腹痛,多在下腹部,呈钝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也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重症及暴发型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中毒性及低血容量性休克。
相关症状:肚子疼 腹肌紧张 腹胀 腹部压痛 呼吸急促 肠鸣 肠子胀气
一、症状:
伪膜性肠炎临床表现:发热,腹痛,恶心,腹胀,大量腹泻,腹泻物呈绿色海水样或黄色蛋花样稀便,脱落的伪膜;腹泻后腹胀减轻,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脱水征象,精神错乱,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胀气及肠鸣音减弱。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59岁组,女性稍多于男性,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
1.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多在应用抗生素的4~10天内,或在停药后的1~2周内,或于手术后5~20天发生,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轻型病例,大便每日2~3次,可在停用抗生素后自愈,重者有大量腹泻,大便每日可30余次之多,有时腹泻可持续4~5周,少数病例可排出斑块状伪膜,血粪少见。
2.腹痛为较多见的症状,有时很剧烈,可伴腹胀,恶心,呕吐,以致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手术吻合口漏等。
3.毒血症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发热,谵妄,以及定向障碍等表现,重者常发生低血压,休克,严重脱水,电解质失平衡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少尿,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主要病因: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
抗病力及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事重要原因。
广谱抗生素应用之后,特别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的应用,抑制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本病也可发生于手术后,特别是胃肠道癌肿手术后,以及其他有严重疾病如肠梗阻,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等患者,这些病例一般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极度低下,或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有利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繁殖而致病。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及其毒素为本病致病因素,但粪中毒素的效价高低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由此说明该菌毒素并非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唯一因素。
常见并发症:低血压 昏厥 麻痹性肠梗阻
严重者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肢端湿冷;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严重者昏厥,甚至昏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发绀;尿少,甚至无尿。严重者可致死亡。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