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网站首页 男性健康 女性健康 育儿保健 老年健康 健康自测 查药品 查疾病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 首页 > 
  • 健康资讯 > 
  • 热点聚焦 > 
  • 世界卫生日:了解日常生活中6件对于卫生的误区!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7日 10:17:30 来源:振东健康网

    每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而在那个不知道微生物致病的年代,人们的观念中,干净仅仅只是视觉上的干净而已。而生活中也一些看起来很卫生的习惯,恰恰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细菌滋生和繁殖的罪魁祸首,如果你正在做的话,请赶紧改正吧。下面就和小编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对于卫生误区有哪些?


    卫生误区一:起床后立刻叠被子

    众所周知,经过了一晚上的睡眠,人体会排出部分汗液,再加上有脱落的角质层。如果立即把被子叠起来,被子所吸收或者吸附的水分与气体,就会无法散发,导致被子容易形成一个污染源,对健康不利。同时,经过一个人体气息蒸发的棉被,反而容易滋生螨虫,从而造成人体各种过敏疾病的出现。

    因此,起床后不要立即叠被子,先随手将被子翻转,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气,让被子上沾染的水分以及化学物质自然散发。当然,被子该叠还是要叠的,并非直接放着不管。


    卫生误区二:用毛巾抹布擦拭餐具

    很多毛巾抹布主要是纯棉为主,而棉纤维上有很多亲水几团,这些基团会吸引水分子,从而让毛巾容易被水润湿。若毛巾不及时晾晒,潮湿的环境会容易滋生细菌,而反复使用的毛巾上面附着着大量的细菌,如果用毛巾擦,就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城市中的自来水都是经过消毒净化处理的,用水清洗过的餐具都比较干净,直接敞开晾干即可。

    卫生的误区

    卫生误区三:洗洗更健康?清洁剂洗私处

    女性朋友比较重视卫生,特别是私处温度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会选择购买专用的清洁液,但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根本没有必要。

    本身人的阴道本身就有自净的能力,如果盲目地使用产品,还有可能使得私密部位的酸碱值失衡,容易使得抵抗力下降和滋生细菌。有研究数据表明,使用阴道冲洗的女性,要比不使用阴道洗液的女性患上盆腔炎感染几率增加73%。


    卫生误区四:经常掏耳朵

    有些人会担心耳屎会堵在耳朵里从而掏耳朵,但事实上,多数人的耳屎会随着咀嚼、张嘴、打哈欠、说话等行为掉出来,根本无需掏耳屎。而反复掏耳朵,若使用坚硬的物体很容易损伤娇嫩的外耳道皮肤以及鼓膜,轻者可能会引发耳朵疼痛。流血,重者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炎、中耳感染等,导致听力下降。同时,频繁掏耳朵很有可能使耳道变得敏感,引起外耳道真菌感染,甚至出现炎症。


    卫生误区五:饭前用开水烫洗碗筷

    开水烫洗碗筷,也算是广东人独有的风俗习惯。而细菌、病毒虽说很凶,但确实害怕高温,不过要想真正起到杀菌的效果,还需满足以下这2个条件:

    1.要将消毒的物品完全浸没于水中;

    2.加热煮沸到100℃至少需要5分钟;

    因此,对比一下,日常所谓的“开水烫碗筷”,实际上难以达到这样的条件,因此无法达到消毒效果。


    卫生误区六:洗澡用力搓洗

    对于北方人而言,搓澡是最舒服的时刻,尤其是看到搓到皮肤一身红,心理产生大大的满足感。不过问题是,洗澡时根本没必要洗得特别干净,搓澡搓出来的“泥”,实际上是人体皮肤自然产生的代谢产物,比如正常代谢脱落的细胞、皮脂以及汗液等。但若搓得太狠,反而会破坏皮肤屏障,从而导致皮肤出现干燥、瘙痒等,还会引发角质层增厚、色素沉着,最终导致搓澡反而越搓越黑。


    本文内容由振东健康网整理发布

    加入收藏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