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5日 16:14:53 来源:振东健康网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加速。但在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的同时,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信号,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多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本土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继续增加。这意味着疫情远未过去,斗争还在继续。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神兽们归笼指日可待,防控问题如何来保障?朋友好久不见聚个餐行不行?天热了口罩怎么戴才对?专家都一一进行回应。
神兽归笼,学校如何做好防控?
5月13日,北京市教委春季学期基础教育视频工作部署了北京所有学校开学时间,神兽们归笼指日可待,但家长们最关注的学校防控问题也提上议程,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给出四点建议:
1、学校要制定防控制度。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和卫生健康、疾控以及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沟通,形成“点对点”的协作机制。
2、学校要做好人员管控要求。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尤其是体温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学生的晨午检,对住校学生增加晚检,加强学生因病缺课以及教职工因病缺勤的监测,严禁教职工带病上岗、学生带病上课。另外,要控制校内人员密度,实施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如控制聚集性活动,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个安全的社交距离。
3、学校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师生健康教育。要加强教室、食堂、宿舍这些学生经常活动的聚集场所以及一些洗手间、洗漱间的环境卫生,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不需天天消毒。另外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要提升它的消毒频次、清洁频次,加强通风换气。对一些教室、教师的办公室可全天保持通风状态。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并且要做好自我防护。
4、学校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如果师生发现自己有可疑症状,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隔离或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措施。一旦发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配合疾控机构等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管理。
天气炎热,口罩佩戴怎样才对?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戴口罩又热又闷还长痘,不戴又担心自己成为病毒入侵的对象。戴与不戴都纠结。在5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给出建议,戴口罩可遵循一项原则: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没必要戴口罩。
吴尊友提出,对于不是经常外出出差到其他不熟悉地方,生活环境相对固定,又是低风险地区,这些情况基本上都不用戴口罩。即户外宽敞的地方,比如操场、公园、人员稀少的街道;在家里;在低风险区的工作场所,像办公室、工地、工厂这些地方;户外运动时;大家特别关心的中小学,在低风险地区的学校环境中也没有必要戴口罩。
吴尊友强调,特别需要注意要戴口罩的情况有:空气流通不好、密闭的地方,如飞机、高铁、地铁、公交车等封闭交通工具;如电梯这类通风条件不太好的封闭公共场所。特别要注意的还有医院,到医院就诊或陪同亲友看病,在医院环境中一定要戴口罩。超市收银、银行柜台等公共服务窗口都要戴口罩。
朋友好久不见,聚个餐行不行?
自疫情发生以来,大部分人都花式家里蹲,亲朋好友也就止于视频聊天碰个杯,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失落很久的能加深亲情友情的那个饭局还能开不?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表示,根据当前风险评估,聚餐也可以,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能不聚尽量不聚,能在户外吃的就不在室内,在室内要注意通风,尽可能缩短时间。
国家制定五项措施 为生活步入正常化铺轨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指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五方面20条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常态化防控工作措施,为人们的生活步入正轨保驾护航。
1、预防为主,做好个人防护常态化。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公筷制、少聚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行为方式不仅能够防控新冠肺炎,也能够防控其他传染病,是很好的措施,希望这些良好的习惯变成我们生活的常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专群结合,以专为主,做好专业机构防控工作常态化。贺青华介绍,这是要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基本方略贯穿到专业机构的日常工作中,变成专业人员的自觉行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如何及时发现传染源?贺青华表示,这对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这些专业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出要求。病毒看不见、摸不着,必须要有检测能力。目前有1300多个县没有发生过疫情。对此,我们一定要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束手无策。要科学的划定防控区域的最小单元,果断采取精准围堵,实现对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3、突出重点,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工作常态化。贺青华表示,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分类有序地开放其他公共娱乐场所。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机构要根据机构特点认真进行排查,补齐短板,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加强个人防护指导,降低受疫情影响的风险。
4、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常态化防控工作科技含量。贺青华指出,对此一方面要推进疫苗、药物的科技攻关,推进快速检测试剂和设备研发,强化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海关检疫机构和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另一方面要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落实健康码互通互认,推进人员有序流动。
5、落实四方责任,使防控工作全面常态化。即全面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系统部门的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家庭个人的自我防护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促进防控工作的全面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