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肝炎一般指炎症状态少于6个月,转氨酶水平高于正常值,并处于急性炎症期。而慢性肝炎是指炎症状态大于6个月,转氨酶高,长时间无法恢复。大多慢性肝炎都是急性肝炎发展而成的,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接下来振东健康网就来说说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1、确诊方法
急性肝炎是肝脏出现了急性炎症,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都超过了标准值,大多都会在6个月内消失。如果急性肝炎没有及时有效治疗,炎症就会长时间持续,超过6个月还没消失就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这时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值。
2、症状
急性肝炎的症状都比较明显,比如恶心呕吐、无食欲和疲倦等,随着发展还可能会出现黄疸、右上腹部闷痛、尿液呈现浓茶色等情况。但是慢性肝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少数人会出现右上腹部闷痛、黄疸和食欲差以及全身乏力的情况。
3、病因
大多数急性肝炎患者主要是因为肝炎病毒感染,或者滥用药物和保健品,还有过度饮酒也是原因。慢性肝炎多是继发性疾病,尤其是患者乙肝和丙肝、脂肪肝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肝炎,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引起慢性肝炎的因素之一。
4、治疗方式
病毒性急性肝炎一般需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病毒药即可。如果是病毒以外的原因,就需要明确肝炎的诱发因素,然后对症治疗。虽然大多急性肝炎能够自愈,但也需要做好治疗和护理。对于慢性肝炎来说,也是需要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如果伴有脂肪肝等疾病,就必须要在治疗时更加注意。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治疗,合理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同时也要重视日常护理。
以上就是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4个区别了,不管是哪种肝炎都必须要重视,要了解发病原因,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降低肝炎的危害。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肝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