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并非宿命论的断言,而是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近期的一项研究更是明确指出,某种特定性格类型的人群,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通过研究性格与健康,科学家们归纳出了A、B、C、D四种性格类型。简而言之:
A型性格:急躁、易怒、缺乏耐心。
B型性格:平和、宽容、心态稳定。
C型性格:内向、敏感、压抑情绪。
D型性格:消极、抑郁、社交抑制。
2024年12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该研究针对4035例首次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及其配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夫妇中任一方为D型性格,都可能提升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特别是,当患者与配偶均为D型性格时,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最高。
针对不同性格类型,防病重点也各不相同
A型性格者:因急性子、易激动,需特别防范心血管疾病。他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和愤怒,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保持合理的体重和充足的睡眠。
B型性格者:心态平和、宽容大度,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是长寿的潜质人群。但也要鼓励B型性格者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C型性格者:内向敏感,容易压抑情感,与多种癌症风险相关。他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D型性格者:消极抑郁,内心压抑,需特别关注心脏健康。建议D型性格者学会倾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情感支持,培养爱心和同情心,改变独处习惯,以维护心脏健康。
当然,A、B、C、D性格分类不能完全概括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某种性格与某种疾病划等号。但是,了解性格类型与健康的关系,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无疑可以为我们的健康“加分”。
振东健康网“心血管”栏目拥有海量健康信息,点击进入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