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当心梗突发时,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很多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容易陷入用药误区,不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还可能加重病情。下面振东健康就来说说心梗急救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硝酸甘油“万能”论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它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然而,在心梗发作时,盲目服用硝酸甘油可能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心梗时,冠状动脉可能已经完全堵塞,此时服用硝酸甘油虽然能扩张未堵塞的血管,但对堵塞的血管却无能为力,反而可能因血压下降,导致心肌缺血加重,甚至引发休克。
误区二:阿司匹林“急救”神话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心梗发作时,阿司匹林确实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从而减轻心肌损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心梗发作时可以随意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并非万能药,它并不能直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也不能缓解心梗引起的胸痛等症状。更重要的是,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血风险增加。
误区三:速效救心丸“救急”误区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和心绞痛。然而,过量服用速效救心丸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因此,在使用速效救心丸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同时,若服用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误区四:自我诊断,随意用药
心梗症状多样,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在缺乏专业医学知识的情况下,自我诊断并随意用药,无疑是在拿生命开玩笑。心梗急救的正确做法是,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平静,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切勿自行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掩盖真实病因,影响医生判断。
总之,心梗急救是一项专业而严谨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心脏危机,我们既要保持冷静,又要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避开用药误区。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