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  返回首页
老年疾病
  • 首页 > 
  • 老年健康 > 
  • 老年疾病 > 
  • 胰岛素的“转基因”之路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2日 18:50:08 来源:振东健康网

    我们知道胰岛素人工合成的最大好处便是纯净,发展到如今,已经实现的工业的量产化,而胰岛素长期使用之下,胰腺也会失去一些机能,一辈子难以脱离胰岛素的注射,那么,如何让治疗糖尿病、胰岛素生产上有所突破呢?振东健康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1973年,两个研究细菌的科学家博尔和科恩合伙写了一篇论文,就此宣告了基因工程的诞生,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听过的转基因技术,加州这边风险投资人一个个都是人精,有个投资人斯旺森,麻省理工化学专业出身,打了个电话给博尔,聊了3个多小时,达成了共识,两位科学家马上从原单位辞职,合伙创建了创建了基因泰克公司。

    接下来,找到那个制造胰岛素蛋白质的基因,把它剪下来,贴到细菌身上,copy/paste,细菌就老老实实的帮我们生产胰岛素,胰岛素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蛋白质嘛。那么从哪儿去找生产胰岛素的DNA片段呢?从猪身上还是牛身上?动物分泌的胰岛素和人体也是有差异的,可为什么不直接用人的呢?没办法,怎么可能把人的胰岛拿出来剁碎提炼?

    但是,假如用基因编辑手段把人DNA之中制造胰岛素的那一段给它剪下来,然后给贴到细菌身上,细菌便会大规模制造胰岛素,还能和人完全兼容匹配。

    基因泰克公司1978年开发出这项技术,1980年,基因泰克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个小时之内,股价就从35美元涨到88美元。逐渐,人源胰岛素基本占领了市场,动物胰岛素逐渐退出了。

    2009年,瑞士罗氏制药花了470亿美元把基因泰克公司买下来了,但是依旧独立运营,这里的科学家可以研发并且发论文,相对曾经的怕泄露公司的研发机密,对于科学家而言是名利双收。同时,公司也实现了基因技术来生产人源胰岛素,可谓多赢。

    但是对于变动的血糖值,也不是单纯的一针胰岛素就可以解决的,例如,吃完饭以后,血糖会飙升处于高峰,一针血糖下降,但若是超过所需的胰岛素量,血糖降的过低,还会出现低血糖,新的危险就来了。

    所以,科学家们开始修改胰岛素的结构,研发出短时间快速起效的胰岛素,还有延缓起效的胰岛素,时效长短不一,可以更加灵活的搭配组合。当然,现在也有胰岛素泵,随时随地的灵活调节胰岛素含量。也就是说本来是人体该干的事情,现在可以靠机器来调节,也许将来某一天还会出现口服的胰岛素,免去针扎之痛。



    本文内容由振东健康网整理发布


    加入收藏

    相关资讯

    暂无数据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