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目前逐年升高,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大城市高于小城市的特点。而且高血压并非老年人的专属,患者正在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高血压患者很多并没有太多症状,需要通过测量血压才能诊断,因此,近半数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身血压增高,未能规范诊治,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处于上升趋势。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一部分高血压早期症状主要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也可能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
二、8类高血压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的人群:40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是15至39岁人群的3.4倍。
2、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更容易在青少年时期出现血压升高。
3、男性: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女性。
4、超重或肥胖的人群:肥胖会导致心脏长期负担过重,血压升高,特别是腹部、臀部、大腿脂肪多的人群。
5、高盐饮食的人群:高钠低钾的饮食会增加罹患高血压的风险。
6、过量饮酒的人群:酗酒者的血压比不饮酒者的血压平均高出4mmHg。
7、压力过大的人群: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诱因。
8、缺乏运动的人群:缺乏运动或静坐生活方式易导致肥胖,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三、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高,还是导致各种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眼部损害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1、易引起心肌肥厚、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损害。
2、易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脑损害。
3、易引起尿蛋白升高,肌酐、尿素氮水平增加,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
4、易导致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等眼底病变。
四、常见的高血压误区
1、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尤其是青年高血压人群,常常由于担心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而不愿意使用药物干预。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压治疗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预后风险,与是否有症状无关。即便没有症状,只要血压高于正常值上限,就需要评估风并启动治疗。
2、血压正常就停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综合征,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维持血压达标,才能降低心脏、大脑、肾脏、眼等器官损害的风险。此外,血压波动幅度即血压变异率高会增加心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3、只服药就不用定期检查?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治疗的治愈性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生服药的同时,还需做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情况。
4、依赖药物,忽视改善生活方式。在高血压治疗策略中,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对血压的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如何预防高血压?
1、坚持运动:运动是良药,经常、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建议每周坚持3至5次,每次20至30分钟健步走、游泳、打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
2、合理膳食:限制食盐摄入,少吃高油和高糖的食物。多吃蔬菜、奶类、水果、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3、戒烟限酒: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
4、保证睡眠,减轻精神压力:长期失眠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心率和血压异常升高。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并保持良好心态,努力消除压力。
5、定期测血压: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一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少年也应该注意定期监测血压。
六、如何测量血压?
在测量血压时,建议选择早晚两个血压高峰时段测量,测量血压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选择安静环境,舒适坐位,脚放平,上臂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袖带的下缘在肘窝上方2.5厘米处;首次测量应进行双上臂肘部血压检测,选择较高的一侧作为标准,以后均测量这一侧上肢血压;每次测量2至3次,每次间隔1至2分钟,取相近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