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仁爱天使健康自测查药品查疾病

哮喘不是喘!这些认知要纠正​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16:25:09 来源:振东健康网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公众对其认知存在诸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哮喘就是“气喘“,只有出现喘息症状才是哮喘,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大量患者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哮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咳嗽、胸闷、夜间憋醒都可能是哮喘的信号。下面振东健康就来说说哮喘的常见错误认知。

一、只有喘才是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特殊类型,患者往往只表现为慢性干咳,尤其在夜间和清晨加重,却没有典型喘息症状。这类咳嗽对普通止咳药效果不佳,但对哮喘治疗药物反应良好。数据显示,约30%的慢性咳嗽患者实际上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若咳嗽持续8周以上,且与感冒、过敏、运动或冷空气刺激相关,就需警惕哮喘可能。


二、哮喘是儿童病,成人不会得

许多人误以为哮喘是儿童专属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痊愈。事实上,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成人哮喘的发病率并不低于儿童。临床上将哮喘分为:儿童期起病型、成人期起病型和老年期起病型。成人新发哮喘常与职业暴露(如接触粉尘、化学品)、空气污染、吸烟或呼吸道感染有关,症状往往更隐匿,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三、激素可怕,症状缓解就停药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基石,但约50%的患者因担心激素副作用而擅自减药或停药。事实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气道,全身吸收量不足1%,远低于口服激素的风险。相反,不规律用药会导致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急性发作风险增加3-5倍,最终需要更大剂量的全身激素来控制。医生会根据控制水平调整剂量,患者切不可自行停药。


四、哮喘患者不能运动

运动诱发支气管收缩现象让很多人误以为哮喘患者应该避免运动。实际上,规律适度的运动能显著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游泳、快走、太极等运动特别适合哮喘患者,可增强呼吸肌力量,减少发作频率。关键在于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必要时预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避免在寒冷干燥、空气污染或花粉浓度高时户外运动。运动时采用“鼻吸口呼“方式,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五、哮喘无法根治,治疗无用

虽然哮喘目前不能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80%以上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控制状态——无症状、不发作、肺功能正常。生物靶向治疗的应用,让难治性哮喘的控制率显著提高。哮喘治疗的目标已从“控制症状“转变为“达到临床缓解“,即:无日间/夜间症状、无需急救用药、肺功能正常、无急性发作。


本文内容由振东健康网整理发布

相关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