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16:37:11 来源:振东健康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饮食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饮食质量也越来越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些人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仍然会有很多的慢性疾病发生,像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肾脏疾病等。这些慢性疾病通常在发病早期会有一些症状表现。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这些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吧。
1、早晨起床浑身无力
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可以让自身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在早晨起床之后,精力往往会比较旺盛,头脑也非常清醒,但是如果在晨起后出现浑身无力的情况,并且一时之间得不到缓解,此时就要多加留心了,这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像常见的糖尿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等,此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2、身体出现浮肿
造成第二天身体浮肿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头一天晚上喝过量的水,或者不正确的睡觉姿势都会引起浮肿,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逐步好转,相反如果这种浮肿症状长时间没有得到改善,多数是疾病引起,常见的有慢性肝病、心脏病、慢性肾病等疾病早期症状都表现为都表现为浮肿。
3、一侧肢体乏力
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大家可能会有全身无力的症状,不过只要多加休息,这种情况会慢慢的好转,但是如果在早晨起来发现自己的一侧肢体乏力,并且还伴随麻木无力,无法正常完成一些日常的行为活动,此时就要多加注意了,很可能是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同时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更要及时治疗,避免出现偏瘫。
4、有严重的饥饿感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在经过一晚上的消耗之后,已经所剩无几,在早晨即便我们自身已经苏醒了,体内的各个器官仍然处于沉睡的状态,一般不会立即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不过当我们是因过度饥饿而苏醒或者起床后有明显的饥饿感时,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异常,多半是糖尿病发出了信号。
5、头晕目眩
头晕目眩也可能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人体的血压和血糖在一天中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通常它会经历高峰期和低谷期,而在早晨起床之后,血压正是处于一天的高峰期,相对来说此时的血压值会比较高,但是其他时间血压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对于患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化会比较明显,大脑还会因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以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常出现的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了,一定不能够疏忽大意,建议大家使用振东健康在线自测进行自我检查,若是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疾病上身,因此要及时检查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6、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现状
11月21日,《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报告由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领衔,国内外30位专家历时四年共同完成。
赵耀辉在介绍报告背景时表示,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将逼近日本,成为全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据介绍,从中国老年人健康情况来看,与其他多数老龄化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多病共存等问题,给医疗服务带来了特殊挑战。其中,跟久坐、热量摄入过多有关的慢性病,比如超重、高血压、糖尿病和跟吸烟等环境暴露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比如慢阻肺、肺癌等呈现出上升趋势。
不过报告也指出,从综合反应照料需求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看,近年来老年人的平均自理能力有所提升,失能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前景相对乐观。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
为何强调健康老龄化?
“到2050年,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老的国家之一”
报告指出,纵观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比以往更快,这种人口结构转变将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2020年5月,联合国大会(UN General Assembly)宣布2021-2030年为“健康老龄化十年”,强调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应将政策重点放在改善老年人口的生活上面,不仅是目前的老年人,还有未来的老年人。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面临的一些经济和社会挑战与其他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并无二致,但中国的问题更为突出,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年人口(以≥60岁定义)最多的国家,而且随着第二波婴儿潮期间(1962年至1975年)出生的人将从2022年开始陆续退休,中国的老龄化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最老的国家之一”,赵耀辉表示,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不仅会超过美国、英国,还很快会超过德国,并逼近日本。她还称,当前印度的人口马上要超过中国,但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在2050年达到将近4亿人,而印度只有2.5亿人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负担要大得多。
老龄化加重会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财政体系构成挑战。此外,在过去40年间,中国的人口结构快速转变,这将导致每一位老年人在世子女数量显著下降,从而为家庭和社会照护带来巨大挑战。除人口结构变化外,中国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的从业人员规划未能跟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针对老年人口的医疗资源短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实现健康老龄化成为一大应对之策。
在天津市和平区文化村社区,楼道内加装了扶手和折叠椅便于老人上下楼。
中国老年人健康现状
久坐、热量摄入过多有关的慢性病呈上升趋势
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首先需要了解我国老年健康的状况。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完成了从传染性疾病到非传染性疾病(NCD)的流行病学转变。与其他多数老龄化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多病共存等问题,给医疗服务带来了特殊挑战。
“通过数据,我们看到跟久坐、热量摄入过多有关的慢性病,比如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我们所称的‘富贵病’,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在城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赵耀辉称。
此外,跟吸烟等环境暴露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比如慢阻肺、肺癌等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传染病像肝炎、肺结核性传染病和新冠病毒,仍然对我国老年健康构成威胁,同时认知损害、精神疾病和衰弱、肌少症,对老年失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
赵耀辉称,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如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城乡和性别差距,表明我国在健康老龄化方面有更大的潜力可挖掘。她还特别强调,从综合反应照料需求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看,近年来老年人的平均自理能力有所提升,表明前景相对乐观。
老年人在适老化改造中改建的小区广场上跳舞。
什么影响老年人健康?
包括环境污染、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等
什么影响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报告称,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受到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累积效应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不利环境暴露、影响胎儿和儿童健康的父母决策,青春期和成年后期的健康行为(包括教育投资、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的决策),以及影响饮食和营养状况的食物消费决策。其中很多决策和行为都受到健康素养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此外,影响老年健康的因素,还包括像环境污染、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等。而老年人外出进行这些社会交往的能力,又会受制于住宅和社区设施的便捷性。
其中,在健康行为方面,报告花了很多笔墨在吸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上。赵耀辉称,中国男性吸烟率远高于中国女性,且在世界上属于较高水平。从年龄来看,普遍在20岁左右开始吸烟,即从学校过渡到工作的环节中养成吸烟习惯,但到老年会有一个戒烟的过程。此外,吸烟和教育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表现为教育程度越高,吸烟率越低。
在社会交往方面,报告称,老年人外出利于老年人的身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从而促进认知水平,减少抑郁倾向。但中国多数住宅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外出的需求,缺少无障碍通道和电梯,需要积极探索电梯等适老设施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机制。
“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也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尤其是在像环境治理、控烟、家庭和社区适老设施方面,说明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老年人需要可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中包括预防、健康改善和治疗、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照护。”报告参与者、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姚尧说。
在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崇河村“自然健康屋”,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免费理疗服务。
应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
转变政府对老年人照护机构补贴模式
报告称,针对中国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可以推广到其他国家,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
首先,健康促进政策应侧重于改变人们的行为,尤其是戒烟、控制体重和提高健康素养,以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照护负担。其次,迫切需要将照护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尤其是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临终关怀等领域。第三,应在社区和家庭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方面开展创新,从而改进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考虑到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还有其他多个政策领域的问题需要关注,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域分割,以及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方式。
报告建议,中国应重点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消除目前医疗保险体系的地域和职业的分割性,从源头上解决医疗保险的可携带性问题。制度统一的最大障碍来自各地贫富严重不均造成的利益再分配,因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跨省财政转移支付等安排,协调好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全国统筹。
另外,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筹资机制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中国的长护险试点经验表明,在当前的现收现付框架下,长护险可持续性不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存在相当大的公共财政风险。报告建议,对各个地区自行设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做法进行约束,并努力建设独立筹资的全国一体化的制度。
报告还建议,转变各级政府对老年人照护机构的补贴模式,从补供方转变为补需方,以促进照料市场的竞争,并且帮助现有老年照护机构符合消防标准;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监管能力,尤其是甄别针对国家医疗保险的骗保行为的能力,并且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促进病患选择对医疗提供行业进行改革。
“实现健康老龄化仅仅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一部分,健康老龄化增加健康劳动能力,但是要充分利用这些额外的生产力,就需要社会减少年龄歧视,在工作场所要为年长者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延迟退休提供经济激励。”赵耀辉称。
7、老年慢性疾病的健康指导
1、饮食以易消化为主,不宜过于精细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变化,身体各机能也在逐渐衰退,其中脾胃功能的受影响会比较大。脾胃功能衰退,其消化吸收能力随之减弱,因此在饮食上应以便于咀嚼、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但饮食不能过于精细,会使得脾胃功能退化加快。
2、注意粗细搭配
粗粮或全谷类食物血糖指数较低,可延缓糖的吸收,这样既能促进营养的吸收,又能降低血糖。
3、营养比例要合理搭配
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合理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日常用油以植物油为主。
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中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很容易导致质疏松和骨折,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入。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贫血的中老年人应注意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的摄入。
中老年人饮食3大禁忌
1、晚餐时间禁过晚
晚饭时间过晚且是进食过多难消化、高脂肪的食物, 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 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同时也会使得体内脂肪迅速堆积,也会引发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
2、饮食禁肥厚油腻、糖分过多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 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醉的食物 , 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 可引起血脂升高。
正常的胆固醇摄入量并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 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 动物油、猪油不宜储存过久, 若出现变质、颜色灰暗等现象,就不要继续食用了。
而糖分极易转化为脂肪,脂肪会使得血脂增高,增加血栓的发生几率。
3、禁烟酒
多数心脑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且长期饮酒会导致心肌中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另外,酒精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脂肪代谢,降低血液去清除脂类的能力,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8、中老年常见慢性疾病有哪些
中老年人脏器功能下降,常见有动脉血管硬化及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患,行彩超检查也常见老年瓣膜性病变。多年吸烟的老人常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性肺气肿、肺部间质性改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多中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此外,老年人腰腿疾病也常见,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等,老年男性大多数还有前列腺增生疾病。另外,中老年人在精神、心理方面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上述慢性病一般在门诊就诊,长期服药,最重要的还是改变患者生活方式,保持作息规律,保持足够睡眠,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劳累。
9、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有哪些知识点
老年慢性疾病可能有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器官退行性病变,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再加上免疫力下降,常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癌等。
2.关节病变:关节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退行性病变,如年轻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长期处在阴冷潮湿环境中,步入老年后出现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3.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条件提高,许多人经常吃大鱼大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老年人身体各个脏器退行性病变,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风险较大,如在年轻时经常抽烟喝酒、不爱运动等,年老后,可能会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
10、老年人慢性疾病包括哪些
老年慢性疾病通常有慢性肺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肺心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溴己新片,慢性支气管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来进行治疗。
老年慢性疾病的类型
1、慢性肺心病:通常是由肺组织、肺动脉或胸部的慢性病变导致的心脏病,造成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扩张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等现象。
2、慢性支气管炎:通常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的慢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咳痰,并伴有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严重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呼吸衰竭或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老年慢性疾病的治疗
1、慢性肺心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盐酸溴己新片或盐酸氨溴索片等来进行治疗。
2、慢性支气管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呋辛酯片等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