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胃部作为身体中的消化器官之一,在中医上被称为“水谷之海”,也就所谓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竟然如此,如果胃部不能做到受纳、腐熟,那便是胃部出现了问题。今天小编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和大家一起探索胃部治疗的方式!
中医认为胃气是下降的,“胃以降为和”也就是说胃气下降顺畅了,胃部的功能也就调理顺了,如果胃气不降,反而上逆,也就是西医中所说的胃酸上反,人也就吃饭没有胃口,胃部感到不适,胃部出现了问题。中医胃病治疗上,讲究的就是一个“降”字,胃病治疗的用药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来分类:
1、胃气上逆的用药
胃气不降反逆的情况,在大部分存在胃部疾病的患者身上都存在,胃酸为酸性,胆汁为碱性,通常状态下胃气降低后,会令胃肠道中实现酸碱中和的平衡状态。但是如果出现胃气上逆的情况,胃酸会损伤食道管内壁,引发食道炎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导致咽喉部炎症的产生。
然而西医在这种胃病治疗的方式上,多是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疏通胃气恢复下降的趋势,但是这种方式并不会从根源上解决胃气上逆的问题,长期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胃部胃内壁细胞会逐渐变少,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常见的中医胃病治疗的药物有: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半夏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2、胃寒的用药
胃部腐熟内容物,需要热量,但是长期胃寒的病人,严重时会出现朝食暮吐的现象,这就是由于胃部没有“火气”。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针对于这种症状,中医治疗胃病的选用方式是给胃部增添火气,常用的增强火气的中药有: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这些温心阳的药物,胃火就有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就会得到恢复。
3、胃热的用药
既然有胃部“火气”不足,产生胃寒的情况,那么自然也就会有胃部“火气”过亢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热,这类胃病患者会经常出现饥饿感,总觉的吃不饱,中医上也被称为“消谷善饥”。中医治疗胃病的方式也很简单,多吃一点清胃去火的食物就可以了,比如: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芦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