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承担着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及废物排泄等关键任务。然而,现代生活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正悄然威胁着肠道健康。肠道病变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病变初期,身体通常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接下来振东健康就为大家介绍肠道病变的症状,一起来看看吧。
1、排便习惯改变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排便习惯都有一定规律。若突然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或原本规律的排便时间变得紊乱,如一天多次排便或数天不排便,就要警惕肠道病变。肠道肿瘤等可能压迫肠道,影响肠道蠕动与功能,进而导致排便习惯改变。
2、大便性状异常
健康的大便应呈香蕉状,软硬适中。当发现大便变细,像铅笔一样,或是大便带血、有黏液时,需提高警惕。大便变细可能是肠道内有肿物挤压,使粪便通过时受压变形;大便带血,若为鲜红色,可能与痔疮、肛裂有关,但暗红色血便或便中混有黏液,则可能是肠道炎症、息肉甚至肿瘤的征兆。
3、腹部疼痛不适
腹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也是肠道病变的常见症状。疼痛可能表现为隐痛、胀痛或绞痛,位置不固定,有时在左下腹,有时在右下腹或整个腹部。肠道炎症、溃疡、梗阻或肿瘤等,都可能刺激肠道神经,引发腹痛。
4、不明原因消瘦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却持续下降,身体逐渐消瘦,这可能不是好现象。肠道病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同时,肠道肿瘤细胞生长会消耗大量能量,也会使体重下降。
5、贫血且伴随乏力
肠道病变可能引发慢性失血,长期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若出现贫血且伴随乏力,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营养不良,应考虑肠道是否存在病变,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等,以明确病因。
肠道健康关乎全身健康,肠道病变的这些征兆不容忽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如肠镜等,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