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仁爱天使健康自测查药品查疾病

发现了肠息肉到底是切还是不切?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日 16:44:44 来源:振东健康网

肠息肉它通常以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出现,使得许多人在早期阶段难以察觉。然而,一旦发现肠息肉,医生和患者都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手术切除呢,还是采取观察治疗策略?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image.png


一、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发生在肠壁上的一种瘤样变化,常见于结直肠,也可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其他部位。肠息肉通常呈扁平或隆起状,大小不一。它们通常是良性的,但也存在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潜在风险。


二、肠息肉的危害

肠息肉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恶变风险:部分肠息肉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例如结直肠癌。因此,及早发现并切除肠息肉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出血:大部分肠息肉在长期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细微出血,严重者可能导致贫血。

3. 引发肠梗阻:肠息肉增大或形成柄时,可导致肠道阻塞,引发腹痛、腹胀等症状。

4. 肠内感染:肠息肉表面的坏死组织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肠道感染。


三、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切除肠息肉?

对于发现肠息肉的患者,是否需要切除这些息肉需要医生进行综合评估。以下几点是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1. 肠息肉的大小:一般来说,大于1厘米的肠息肉较小的肠息肉更容易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建议切除。

2. 肠息肉的数量:多个肠息肉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存在全身性的问题,因此通常也建议切除。

3. 组织学类型:不同类型的肠息肉的恶变风险不同,例如腺瘤样息肉较高,而乳头状息肉较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切除。

4. 患者年龄与个人病史:年龄较大、有家族史、患有遗传性息肉病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切除肠息肉的建议较为明确。


image.png


四、肠息肉的切除方法

对于需要切除的肠息肉,现代医学技术提供了多种方式:

1. 内镜下切除术:这是最常见的切除方法,通过内窥镜和相关器械将肠息肉割除。

2.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较大的肠息肉或位置较深的情况,通过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切除。

3. 开放手术:对于肠息肉过大或紧急情况(如出血、梗阻)下,可能需要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进行切除。


五、肠息肉的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肠息肉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饮食健康: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肉类等不健康饮食的摄入。

2.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肠道健康。

3.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用药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肠道健康极为重要。

4. 定期筛查:由于早期肠息肉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建议50岁以上的人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及早发现并切除肠息肉有助于预防癌症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对于是否需要切除肠息肉,我们应该依据肠息肉的大小、数量、组织学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尽量通过内镜下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如饮食健康、适度锻炼、改善生活习惯以及定期筛查,保持肠道的健康。


本文内容由振东健康网整理发布

相关文章
  • 如何预防直肠息肉?做好这7点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它是由于肠壁上的细胞异常生长而形成的。虽然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们可能会转变成癌症,所以预防直肠息肉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预防…

  • 肠息肉总是复发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肠息肉是一种比较严重而且容易复发的疾病,一般可以通过肠镜辅助来切除来治疗。但不少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再次发作的情况,大多都是在术后3-5年出现复发。那么肠息肉复发与哪些因素…

  • 害怕患上肠息肉?你需要做好这些预防措施

    肠息肉是一种位于肠道的疾病,大多都属于良性,但如果息肉的直径大于2厘米,就可能导致恶变,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息肉都可以通过内窥镜来检查,并治愈。但如果不做好日常护理,可能会…

  • 引起大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警惕这几点

    大肠息肉是癌前病变的一种,多数大肠息肉的起病都比较隐匿,无明显的症状。但当出现大息肉时,往往会引起肠道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腹痛等,会给生活带来很多影…

  • 肠息肉会癌变吗?你需要做好这些措施来预防!

    一般来说,肠息肉是指肠内出现多余的肉,即肠黏膜表面出现增生组织。在病理性质确定之前称为息肉。肠息肉一般是由一些炎症或异物刺激引起的。肠息肉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发展成癌症,因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