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振东健康网
仁爱天使健康自测查药品查疾病

空腹血糖测不准?4个误区要避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16:27:53 来源:振东健康网

糖尿病管理的过程中,血糖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空腹血糖作为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基础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治疗方案调整。然而,不少糖友在测量空腹血糖时,却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对自身血糖状况的准确判断。下面振东健康就来说说空腹血糖测量的常见误区,一起来了解下吧。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测量

1、空腹时间过长或过短

很多人认为,只要早上起来没吃东西,测的就是空腹血糖,其实不然。空腹血糖指的是在至少8小时未进食任何含热量食物后测量的血糖值。如果空腹时间过短,比如只空腹了6小时甚至更短,血糖水平会受到上一餐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偏高。相反,如果空腹时间过长,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肝脏会分解肝糖原来补充血糖,导致血糖水平反而升高。所以,测量空腹血糖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空腹时间在8 - 12小时之间,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准确。


2、测量前进行剧烈运动

有些糖友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有晨练的习惯,会选择在测量空腹血糖之前先进行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然而,运动会对血糖产生显著影响。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会加速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同时,身体还会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3、测量前情绪波动过大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时,身体会应激性地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会促使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同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在测量空腹血糖前,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


4、测量方法不正确

正确的测量方法是保证血糖结果准确的关键。很多糖友在测量空腹血糖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比如,没有用酒精对采血部位进行充分消毒,导致采血部位有细菌残留,可能会影响血糖仪的测量准确性;采血时用力挤压手指,使组织液混入血液中,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还有,血糖仪没有定期进行校准,或者试纸保存不当,受潮、过期等,都会影响血糖测量的准确性。


总之,测量空腹血糖是管理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然而,要想获得准确的血糖数据,就必须避开上述四个误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准确的空腹血糖结果,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本文内容由振东健康网整理发布

相关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