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然而,一些患者在服用降糖药后,血糖水平依旧不够理想。这是为什么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很多因素有关。只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血糖可以更快稳定下来。那么服用降糖药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和振东健康网一起来了解下吧。
1、起始用药时间较晚
糖尿病有一定的隐秘性,有些患者甚至几年甚至更久都不知道,确诊后胰岛功能已经下降到50%甚至更低,由于开始用药较晚,所以血糖控制难度加大,这是服用降糖药的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建议在确诊糖尿病后,首先要进行三个月左右的生活干预,如果血糖还是不达标,就需要药物控制了。一般血糖控制得越早越好,利于胰岛功能的保护。
2、剂量不足或未采用联合治疗
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每天定时定量服用降糖药,但没有定期随访,导致无法根据具体结果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法。建议口服药物要根据病情调整到最佳剂量,因为剂量不足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如果服用一种药物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那么就应该遵医嘱,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3、没有进行生活干预
有些患者认为只要坚持服用降糖药,即使没有生活干预,血糖也能保持稳定。但是,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危险的。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如果不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甚至血糖会出现波动。建议服药期间保持合理的运动,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另外,饮食上要控制热量的摄入,保持营养。
4、胰岛功能逐渐衰退
如果糖尿病持续时间较长,血糖一直控制不好,那么胰岛功能会逐渐下降,促使体内胰岛素分泌越来越少,对血糖的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确诊糖尿病后,就应该开始保护胰岛功能。要按时服用降糖药,通过饮食进行调节,尽量不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以上就是服用降糖药效果不好的原因了,希望糖友们一定要注意。如果发现服药后血糖仍有波动,就要及时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因为剂量不足或治疗方法不正确,要及时咨询医生,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血糖升高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协调,那就要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